2020年11月27日
作者:杨迎迎 前几天接到一位家长咨询,孩子沉迷手机不能控制时间。家长也尝试去给孩子制定规则,但是每次孩子都坚持不了几天就开始反复了。 而家长也越来越着急上火,更加忍不住去唠叨孩子指责孩子,亲子关系越来糟糕。孩子甚至隐隐有了要动手的架势。 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都会出现,比如孩子游戏打到关键时刻,马上就要输了。家长一直在耳边反复强调“到点了啊”,“该去写作业了”,“你有完没完,是不是又说话不算话”…… 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反反复复,不仅没有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反而让孩子脾气更暴躁,一点就
2020年11月27日
作者:李健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交易性教育”或者叫”金钱性教育”。 现在的家长总是希望自己能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主权,希望与孩子平等交流。这种教育方法在家庭优越的家庭体现的最为明显,于是有了一种简易的“公司模式”,对孩子的表现等进行奖励制度。 其实这就是和孩子在进行着交易。家长在不自觉中,培养了孩子的交易心理。这种成人化的思维,导致了孩子在行为习惯心理发育等方面收到负面的影响。 其实,教育孩子有很多方法,希望孩子与家长形成良好的沟通也有很多方式,不是非得用这样的奖励等交易才能和孩子达到良
2020年11月26日
作者:胡瑞丽 “做人第一,学习第二” 通俗的说,就是要“先成人,后成才”。学校只能教给孩子知识,性格的养成则往往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然而,这样朴素的道理却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得以落实,以升学为旨归的功利主义教育已经成为孩子教育的主流。究其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产生了误差。 于是乎,学校教育中就自然而然地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学生文化课成绩轻品质培养的不良倾向。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每个孩子之间天资有高低,成绩有好坏,家长如果对孩子提出好高骛远的要求,往往会形成孩
2020年11月26日
作者:杨兵 当我们用心的给父母布置一些家庭的学习作业时,他们的认真程度真的很让人敬佩,以下就是一个妈妈经过学习的成长:制定规则。 关于制定规则 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总是一味地让孩子听话,其实是让孩子无条件地服从我们。 过去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被动,等待,听话的人。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市场经济的推动,智能时代的到来。 再用这种服从压制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环境。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定要有进取精神,创新能力,有自信,有冲劲,有权力意识,
2020年11月25日
作者:陈佳 厌学孩子的家长,最普遍的特征是常常批判孩子,或者非常重视效率。 家长的逻辑性思维也非常明确:“因为他是学生,所以他必须乖乖上学”。他们对待孩子时就像法官一样,”这样不行“”你应该这么做“等等,遇到问题马上想解决,讨厌浪费时间。 然后在跟孩子交流之前,内心就已经是烦躁的状态了。因为焦虑烦躁,家长和孩子交流的语气也就不耐烦,声音逐渐增大,最后以怒吼的方式,“你必须听我的“来结束和孩子的沟通。这些家长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忽略了孩子的世界。 青春期的孩子想要跟父母说的话,
2020年11月25日
作者:李亚洲 叛逆期的孩子厌学不想上学怎么办? 叛逆期的孩子是很容易出现厌学的现象的,下面李锋青少年教育就为大家来整理一下叛逆期的孩子厌学不想上学怎么办。 一、家长学会正视叛逆期 叛逆期的孩子厌学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但是这种常见的想象却是在影响着孩子们以及让家长感觉到头疼。 首先家长的心态应该学会摆正,面对于正值叛逆期的孩子,想让他乖乖听话是想尽了协法,家长应该先知道一个道理,叛逆期去打骂孩子都是没有用的,家长应该学会去正视叛逆期的孩子,不要把孩子当成怪物一样。 叛逆期是每个
2020年11月24日
作者:张小冬 孩子不听话,父母痛苦不堪,殊不知,亲子矛盾也是一种感情,一种亲子情感的历练。 在一次次磨合中,父母和孩子都去除了身上的棱角,亲子关系更加紧密,感情更深厚。 亲子关系,也需要共同经营。 1、拒绝“虎爸狼母”,学会温柔; 很多父母,从孩子小就指挥习惯了,弱小的孩子也听惯了父母的话,遇到孩子大点,开始逆反,反抗,父母就开始更加强势的压制,无意间演变“狼虎”父母。试问,那个孩子希望自己的父母强势的不可反抗? 我的妈妈是母老虎,她不需要孩子爱,也不需要保护,她就是超人。
2020年11月24日
作者:白丽 孩子沉迷游戏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不少家长对游戏恨之入骨,在他们看来只有不爱学习的孩子才会沉迷游戏,可现实中有很多学习很好的孩子也会沉迷游戏,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自暴自弃,厌学。 有的家长会采用一些强制的手段,摔手机,断网,断电,但是越是这样做越激发孩子的愤怒。有的孩子甚至用上学,自己的生命来威胁家长,为了手机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家长会看到孩子仇恨,疯狂的眼神。 为什么不管学习成绩好坏,大部分最后都迷上游戏呢?游戏是有一部分原因,但我们应该找到孩子沉迷游戏的真正原因,
2020年11月23日
作者:徐虹 最近在咨询案例中,发现很多家长在和孩子互动的教育过程中,发脾气情绪失控,造成孩子冲突,引起不良的反应,因此给您们聊一下没脾气,好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希望引起家长的注意。 一、坏脾气是教育的死敌 有些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中总是喜欢发脾气,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不听话,或孩子某种行为太不像话,认为自己发脾气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教育孩子。 事实是,脾气不但没有教育功能,却是反教育的。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坏脾气不仅像一把乱挥的锤子,破坏当下的物事,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生
2020年11月23日
作者:吴作梁 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状态。最新资料显示:25%的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40%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17%的学生回答不愿意上学。 学习是青少年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那么,为什么这些孩子不喜欢学习呢?影响学习的要素包括心理因素、学习动机等。 一、心理因素 因为学习是一种需要调动大脑能量,运用注意、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任何心理因素影响了大脑,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最常见的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2020年11月22日
作者:刘艳芳 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机,沉迷游戏,怎么说都不听,该用的方法都用了,还是解决不了?今天我就来说下,青少年手机沉迷的表现以及对策: 青少年手机沉迷的主要表现 (一)手机使用的强迫性青少年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在一段时间内不使用手机就会出现烦躁等负面情绪的情况,强迫性地使自己使用手机的现象,当长时间内不使用手机时,青少年就会出现空虚寂寞等心理暗示。 (二)手机使用时间过长青少年对手机的沉迷最为主要的表现就是在手机使用的时
2020年11月20日
作者:冯莹 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希望是未来。当你家孩子出现叛逆问题,整天呆在家里玩手机,玩游戏,不去上学的时候,您就知道有多绝望。 孩子叛逆期一般表现为情绪的波动,追求刺激和冒险,挑战父母和老师顶嘴,这时候需要家长适当的引导和正确的教育。 孩子叛逆,家长应对孩子有耐心,给孩子一定自主权,找出抗拒的心理原因。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称为“宝宝叛逆期”。 6-8岁时,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
2020年11月19日
作者:马伶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家孩子不听话、我家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你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为什么一定要一个听话的孩子呢?难道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全事依赖父母,听取父母意见,完全按照父母意愿的孩子吗?像机器人一样,父母输入指令,孩子去执行,难道这就是家长想要的孩子吗?几乎每个家长都会说不要这么没主见的孩子。 既然不想要,那为什么老是用听话还是不听话来评判孩子?不要总是让孩子听,父母可转换一个角度,试着去倾听一下孩子的呼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和孩子做到心与心的交流。也试着去理
2020年11月19日
作者:张成 转眼开学季已经将近三个月了,每天都接到很多家长的咨询孩子不上学,帮助了很多,也有很多想帮,可是孩子确因为家长的犹豫给耽误了。 十月初遇到一个家长,孩子当时是新进高一,不去上学。之前初中就有过这样的情况,一去学校就是头晕,肚子疼,去医院检查也不知道原因,几年来一直反反复复; 然后一听孩子这样的情况心里也就有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孩子是抗压能力差适应能力不行,导致的校园恐惧出现躯体性症状,一去到那个环境就会出现这个问题,但回到家里平复下来就没什么事情了。 详细了解完情况之后,
2020年11月19日
作者:李丹 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后会感激你,没有在他该受管教的时候被放纵。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黄磊说: “天下有多少父母,就有多少个样子的父母,没有重样的。因为每个家都不一样。” 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而不要去做自私的父母。因为常常爱过了头,就是自私的爱。那种爱比恨还要伤害。 父母未必都望子成龙,但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变成一个成熟独立的大人,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可是真正的自由,都很贵。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 你可以溺爱你的孩
2020年11月18日
作者:郭花菊 自信对一个孩子来说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怎么做呢?一起来看: 1.不情绪绑架 成年人有坏情绪,孩子自然也会。 我们可以喝顿小酒,找朋友倾诉发泄一下,可孩子却不能。他们更多的,是接收到反驳的信号后,把坏情绪挤压在心理。 孩子心烦、伤心大哭,甚至说“讨厌妈妈”的时候,不要说什么“你再这样妈妈就不高兴了”、“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妈妈”。 不如抱抱他,告诉他可以在妈妈的怀里哭一会,哭完了如果愿意的话,
2020年11月18日
作者:牛老师 很多人都会抱怨,我的老公我的老婆不爱我,我已经做得这么忙好了,为什么他还不爱我。 亲爱的朋友们,要让别人爱上我们,时候路线要回会爱自己,怎么才能算爱自己呢? 爱一个人,有一个检验的标准就是你当一个人会不会感到无聊,感到孤独,当你不再向外去求爱的时候,爱会自然刘东过来。 因为当你跟你爱的人在一起时,哪怕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挨着他坐着就很开心了,那现在就学会喜悦安静的和自己相处,学会爱自己。 怎么爱自己呢,爱自己的三个层面: 1.和自己的思想相处。 当我们有想
2020年11月18日
作者:赵武会 家长的心理健康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然而,在我国,人们的心理问题还远未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家长心理的不健康因素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给家庭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家长提高心理素质,在家庭日常生活与子女的频繁接触中,在家庭教育中保持健康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呢? 也就是说,家长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哪些内容呢?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家长的心理素质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具有稳定的情绪状态和健康的情感 家长的情绪不仅
2020年11月17日
作者:胡瑞丽 来雅方教育研究院很长时间了,今早和同事之间探讨,她说有一个朋友和她朋友孩子的奶奶总是当着孩子的面,经常说要打她,虽然是开玩笑的,下手也是轻轻的。 但是仔细回想,孩子也就是在这个氛围下不知不觉就开始养成打人的习惯。而孩子真正打人的时候,我们是愤怒的,孩子竟然打人,但是没意识到,这个是我们给孩子言传身教做出来的榜样。 其实很多家长也是这样,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但是却意识不到。伤人心的話有时候脱口而出,在孩子心里形成创伤,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每天很多家长会反馈孩子跟自己
2020年11月16日
作者:贾老师 我是雅方教育专家,贾老师,分享一个我辅导的家长。有辛苦,也有收获。 我近期接到一个家长求助,孩子的名字是张小明(化名)男,高一喜欢看书,动手组装,玩游戏。孩子当时医院诊断为焦虑抑郁 情绪低落,不学习,和家长不沟通,反应迟缓。晚上十点睡觉,早上九点到十点起床。 没精神,走路驼背,在家说话声音小。喊他时表现有惊吓。一天时间有七个小时玩手机,看电影。其他时间学习电脑操作知识。 成长过程主要教育负责人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情绪关注少。没有及时表达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很少向父母表
2020年11月15日
作者:杨满 站上峭壁,迈向人生的顶峰—“成熟”。本是风恬日朗的路程,忽然风起大作,乌云蔽日,雪虐风饕,步履艰辛、连滚带爬得朝着成熟的指标前进。 身后的家人不断劝阻,却换来孩子无情的一句:“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彷彿急切的想向亲人证明:“我,长大了”。 青春期,似乎是一切恶源的代名词。家长的梦魇,老师的地狱,我们的天堂。我长大了,为恐天下人不知。想尽各种方法,多样手段告诉人们:“我已经不是一个小孩了。” 但方法往往都是不正确的……。抽烟不等于大人的行为,打架不代表成熟,逃课
2020年11月14日
作者:袁媛 男生,14岁,初二,强迫行为症状2年时间,每天晚上反复洗澡行为能到凌晨四点五点,学习障碍、人际关系适应障碍,出现厌学,讨厌学校,断断续续以各种理由不去学校,家长软硬兼施说教等引导无效,来雅方进行求助。 经过专家分析,孩子功课基础还可以,具有学习的基础能力,在学习情绪和学习动机上出现困难。 由于孩子强迫行为症状时间较久,孩子对于个人压力和焦虑管理能力较弱,面对学习强度和节奏较快,孩子处于青春期初期,面临个人自我认知的自我同一性紊乱期,面对学业上过于理论化,学习无用论,产生
2020年11月14日
作者:赵武会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母子断交,这句话让多少孩子沉默,让多少妈妈流泪。 近年来,陪孩子写作业的话题一直热度不减,有关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闹出的新闻也层出不穷。 比如陪孩子写作业,被孩子气的生病住院的;还有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顺便考了个教师资格证的;还有陪孩子写作业,给未来亲家写信,恨不得现在就把孩子“嫁”出去的;甚至还有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压力太大,在佛法中修身养性,最终顿悟出家的…… 陪孩子写作业成了不少家长最头疼的事情,那么,在陪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如何跟孩子进行良
2020年11月13日
作者:胡蕊 10.10号的时候接到了一位来自洛阳的家长求助,家长一开始就表达了自己的无助,说自己已经精神崩溃了,我赶紧安抚了一下家长的情绪,随后了解了一下具体情况 家长如此崩溃的原因是因为孩子,孩子今年是高一,男孩,从初三的时候就开始上不了学,孩子非常内向,人际关系处理的很不好,之前遭受过校园霸凌,现在只要去学校,就头晕,呕吐,浑身发抖。 实在没办法了,给孩子请的家教老师,本以为孩子升入高中了,新的环境会好一点,没想到孩子依然进不了校门。 家长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尝试了各种方法,
2020年11月13日
作者:胡瑞丽 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就是影响孩子学习最重要的因素。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要注重从以下几点来影响孩子: 1、互相谦让,相互谅解,孩子在场不争吵。家长的喜怒哀乐对于孩子来说感染力极强,家长的情绪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作用。 和睦的家庭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安稳,增强了在家庭中的幸福感,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2、不对孩子撒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品德的发展形成,起着
2020年11月12日
作者:朱娜 跟很多家长聊天的时候,都会问到,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难管呢,我们那个时候家长说什么都是必须要听的。 但是你们要直到现在的年代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家里孩子多,家庭条件没有现在好,而且,以前信息网络没有那么发达,现在的孩子从小没有吃过什么苦,也没有经历过什么困难,生活都比较安逸。 所以就会造成很多的孩子遇到问题会逃避,退缩,相对之前感恩之心也很匮乏,加之现在的手机网络发达了,孩子接触的信息多了,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是很容易收到身边环境和身边人的影响。 所以,
2020年11月11日
作者:芮玉兰 一些家长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为什么总是没有学习动力。 其实可以肯定的说:每个人所具有的思想以及内在东西,都体现着独一无二的特性,假如家长足够相信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有,足够的信心,做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一个家长向我反应,他的儿子13岁,初一,小学学习成绩还可以,到了初中,一提学习就头疼、烦躁。 督促孩子学会,他即便坐下来也瞌睡不断,应付了事,一批评就是不想学习,不想写作业,上课不专心,作业交的迟,即使交也会错一半,家长求助这该怎么办呀! 这种状况在学
2020年11月11日
作者:匿名 最近和家长沟通过程中遇到一些共性问题,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都有,成绩很优秀的孩子,因为一次生病的耽搁,或者学习环境的改变,进入重点班火箭班以后,面对身边优秀孩子的增多,自己游刃有余的学习状态,开始跟的紧张吃力。 从学习中得到的成就价值感关注度有了落差,累积厌学抵触情绪,排斥学校学习,不愿意进入学校。 孩子论成绩都是聪明优秀的孩子,但是一次挫折就打败了之前学习上生活中顺风顺水的孩子,家长再培养孩子学习成绩,情商的过程中,都是忽视了对于孩子自身抗压能力的提升。 一直生活再温
2020年11月10日
作者:杨兵 这是一位父亲的学习感悟,真的是很用心,希望从最开始都可以保持这样的态度往下进行,加油! 从志高(化名)和他妈妈的聊天语音中感受到, 1)、志高很希望爸爸能单独带他体验更多的人生第一次,一起吃烤肉,只是一个点,以后我会陪志高偶尔吃一些高端饮食、游乐场、会所、体验工作场所等。 2)、相比以前,爸爸在他心里已经留下了爱的种子,有难事愿意告诉爸爸,询求爸爸的帮助,有高兴的事愿意和爸爸分享。 规则感,权威,敬畏之心,创造力,人际关系,抗挫能力,适应能力,坚强的品质源于孩子爸爸
2020年11月10日
作者:张洋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在用“控制”的方式爱小孩:你应该几点回家,晚一分钟都不行;你必须上辅导班,必须考哪个学校、读哪个专业、必须做哪个工作;你必须嫁给(娶)谁;你必须结婚后和我们一起住,否则就是不孝顺…… 控制型的父母,有的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想和孩子牢牢地绑在一起;有的是因为自己的父母也是控制型,所以就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对待小孩; 有的是因为出于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想要帮小孩安排一条最安稳的人生道路……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造成的伤害是一样的。 控制型父母,可能会养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