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
作者:朱娜 跟很多家长聊天的时候,都会问到,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难管呢,我们那个时候家长说什么都是必须要听的。 但是你们要直到现在的年代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家里孩子多,家庭条件没有现在好,而且,以前信息网络没有那么发达,现在的孩子从小没有吃过什么苦,也没有经历过什么困难,生活都比较安逸。 所以就会造成很多的孩子遇到问题会逃避,退缩,相对之前感恩之心也很匮乏,加之现在的手机网络发达了,孩子接触的信息多了,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是很容易收到身边环境和身边人的影响。 所以,
2020年11月11日
作者:芮玉兰 一些家长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为什么总是没有学习动力。 其实可以肯定的说:每个人所具有的思想以及内在东西,都体现着独一无二的特性,假如家长足够相信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有,足够的信心,做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一个家长向我反应,他的儿子13岁,初一,小学学习成绩还可以,到了初中,一提学习就头疼、烦躁。 督促孩子学会,他即便坐下来也瞌睡不断,应付了事,一批评就是不想学习,不想写作业,上课不专心,作业交的迟,即使交也会错一半,家长求助这该怎么办呀! 这种状况在学
2020年11月11日
作者:匿名 最近和家长沟通过程中遇到一些共性问题,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都有,成绩很优秀的孩子,因为一次生病的耽搁,或者学习环境的改变,进入重点班火箭班以后,面对身边优秀孩子的增多,自己游刃有余的学习状态,开始跟的紧张吃力。 从学习中得到的成就价值感关注度有了落差,累积厌学抵触情绪,排斥学校学习,不愿意进入学校。 孩子论成绩都是聪明优秀的孩子,但是一次挫折就打败了之前学习上生活中顺风顺水的孩子,家长再培养孩子学习成绩,情商的过程中,都是忽视了对于孩子自身抗压能力的提升。 一直生活再温
2020年11月10日
作者:杨兵 这是一位父亲的学习感悟,真的是很用心,希望从最开始都可以保持这样的态度往下进行,加油! 从志高(化名)和他妈妈的聊天语音中感受到, 1)、志高很希望爸爸能单独带他体验更多的人生第一次,一起吃烤肉,只是一个点,以后我会陪志高偶尔吃一些高端饮食、游乐场、会所、体验工作场所等。 2)、相比以前,爸爸在他心里已经留下了爱的种子,有难事愿意告诉爸爸,询求爸爸的帮助,有高兴的事愿意和爸爸分享。 规则感,权威,敬畏之心,创造力,人际关系,抗挫能力,适应能力,坚强的品质源于孩子爸爸
2020年11月10日
作者:张洋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在用“控制”的方式爱小孩:你应该几点回家,晚一分钟都不行;你必须上辅导班,必须考哪个学校、读哪个专业、必须做哪个工作;你必须嫁给(娶)谁;你必须结婚后和我们一起住,否则就是不孝顺…… 控制型的父母,有的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想和孩子牢牢地绑在一起;有的是因为自己的父母也是控制型,所以就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对待小孩; 有的是因为出于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想要帮小孩安排一条最安稳的人生道路……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造成的伤害是一样的。 控制型父母,可能会养育出
2020年11月09日
作者:尚婉婉 打孩子,只是父母逞一时之快,逃避父母本该寻求有效教育方式的责任而已。 知乎有个提问:父母总是情绪失控,对孩子哪些影响? 其中的高赞回答是:“小时候父母争吵画面仍记得,导致现如今的缺乏信任感、安全感,心智不成熟时期甚至想过以自杀结束”。 还有一条“过于敏感多疑,习惯性猜测人的内心,且把自己的性格习惯向对方希望的方面贴近,十分害怕被讨厌及忽视,易产生孤独感,经常压抑自己,甚至扭曲。”这段回答,接连多个触目惊心的字眼,引来了上千人的认同。 儿童心理学家说过:“父母其中一
2020年11月08日
作者:何俊霞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 你可以给与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以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以为他爱一路飞
2020年11月07日
作者:王凤霞 爱是一个永恒课题,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离不开爱,各种形式的爱。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归属与爱的需要是高级需求。在教育中,我们也总在说要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归属感。 然而,父母自以为全身心付出的爱在孩子眼里就真的是爱吗?抑或,只是裹着“爱”的华丽糖衣下的负担,乃至桎梏。 多年前网上曾有一个闹的沸沸扬扬的新闻,一个学霸写给父母的万言书,里面满满的都是对父母的控诉和不满。 他讲述了父母如何操控他的人生,强迫他做不喜欢的事,将他们的愿望强加到自己身上,那是怎样的无孔
2020年11月06日
作者:赵武会 一个人性格的养成,绝大部分取决于小时候的经历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 其中,父母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的自卑心理的养成,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方式会导致孩子一步步走向自卑,阻碍孩子的成长进步,甚至影响孩子一生。 所以,为人父母,如果你有以下行为,请及时纠正,因为你正在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 只下达命令,从不告知原因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给孩子下达“命令”,以命令的口吻去要求孩子做事。“赶紧回家做作业”
2020年11月06日
作者:边娇娇 最近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在新闻上看到中小学生跳楼自残的消息,让我觉得特别难过和痛心,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想要什么有什么却越来越脆弱,还有些人觉得现在的孩子过的太平顺了,没经历过什么挫折,才会不堪一击。 其实这些想法的背后,有几个误区: 1: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帮孩子建构一个同样丰富的精神世界,看起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孩子,没有情感的支持,也从不被倾听和理解,这种无助匮乏和绝望是很多成年人无法想象的,在咨询中就有不少的案例。 2:现在的孩子普遍所承受的压力,
2020年11月05日
作者:庞香香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 葡萄牙的一位父亲患有色盲。女儿默默存了两年钱送他一副色盲眼镜。第一次看到蓝色的天空,父亲既惊喜又感动:“实在太美了。” 回到车上父亲又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看看手机的照片,看看家里狗狗是什么颜色的毛发…… 当他发现世界居然这么多彩,父亲激动地抱着女儿泣不成声。女儿的礼物让父亲感到幸福。 有时候父母缺的不是钱,而是子女的关爱,子女的一份感恩,一份回报就让父母感到快乐。 父母最大的幸福是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不懂感恩的孩子都是父母惯出来的。
2020年11月05日
作者:钱小Q 情绪管理这个话题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之中必须要学会处理的非最为基础的一种能力了,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通过情绪管理来辅助自己的目标和时间管理。 确实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最为基础的技能了,所以家长们从小培养孩子情绪管理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一、 孩子有了情绪必须让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父母强行压制孩子的情绪表达是不对的,对孩子的身体以及心理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关键是让孩子如何合适地把情绪表达出来?一般是两步: 1、转移环境 把孩子从当前情绪反应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是这是最常
2020年11月05日
作者:常玉 爱和耐心——对孩子来说,特别需要足够的爱和关注,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呵斥、贬低、急躁、打孩子、滥用权威、命令强迫孩子等,这会导致孩子的抵抗情绪,引发破坏性的攻击性行为。 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尊重,鼓励孩子的独立和冒险精神,不打断孩子说话,不打搅孩子做事,引导孩子的情绪能量方向,当孩子闹脾气时,家长要主动改变环境,用平和、耐心、陪伴的态度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限制选择。 专家表示,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闹脾气时只需要轻轻地抱着他,不用说话,等孩子好一些后再沟通,告诉他“我们还可以
2020年11月04日
作者:郑海芳 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会发现他们的脾气突然暴躁了起来,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一言不合就说狠话、说脏话、骂人、摔门、砸东西、狂吼乱叫等,像个一点就着的火药桶,或者像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响的定时炸弹。 对青春期孩子的无名火,有的父母对他们敬而远之: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有的父母会针锋相对以暴制暴:你个小兔崽子还敢发脾气,你要造反啊!你脾气大,我比你更大!于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各种矛盾就产生了。 孩子的这个“莫名其妙”的无名火究竟从何而来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一下: 01
2020年11月02日
作者:石赢先 很多家长反映,在孩子问到“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类话题的时候,很尴尬的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活着说没有深入的思考着这个问题。 如果简单的说,“妈妈活着都是为了你!”,这样的答案显然不能说服孩子,而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触及到这个话题,甚至有的孩子过于投入,而无心上学,对生活也缺乏热情。 雅方教育可以启发孩子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却不能够给予孩子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可以不一样的,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才是生命的可贵之处。 孩子们在探索这个答案的时候,通
2020年11月01日
作者:贺梦思 最近接到了很多的家长咨询,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难管了?” 是的,现在这个问题,好像是现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之下众多家长都在头疼的事情 我家孩子不写作业,我家孩子沉迷游戏,我家孩子叛逆,我家孩子倔强,我家孩子都敢跟我动手了 家长只是看到了,孩子当下的,片面的,表层的问题,并且总结为“我家孩子不听话” 孩子为什么越来越难管教? 家长可以反思在早期父母和长辈的教育过程当中有过度宠爱吗?这是致使孩子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期,从而导致他们过早染上了很多不良的生活或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