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边娇娇
最近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在新闻上看到中小学生跳楼自残的消息,让我觉得特别难过和痛心,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想要什么有什么却越来越脆弱,还有些人觉得现在的孩子过的太平顺了,没经历过什么挫折,才会不堪一击。
其实这些想法的背后,有几个误区:
1: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帮孩子建构一个同样丰富的精神世界,看起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孩子,没有情感的支持,也从不被倾听和理解,这种无助匮乏和绝望是很多成年人无法想象的,在咨询中就有不少的案例。
2:现在的孩子普遍所承受的压力,是远远被低估的,全世界社会的焦虑情绪都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教育,转嫁到孩子身上。
如果父母和老师,不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减压器”的作用,反而成倍的去放大这种压力,那么对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说,很可能就是无法承受的重量。
也常常有父母问,要怎么样提升孩子的抗挫力,具体的方法有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真正做到理解和倾听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当父母能够通过孩子的行为表现,看到并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并且不带评判地去倾听,孩子才能获得安全感,有能力去修复自身的脆弱,如果父母懂得倾听孩子,就能培养出具备心理弹性拥有自我真实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