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武会
一个人性格的养成,绝大部分取决于小时候的经历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
其中,父母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的自卑心理的养成,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方式会导致孩子一步步走向自卑,阻碍孩子的成长进步,甚至影响孩子一生。
所以,为人父母,如果你有以下行为,请及时纠正,因为你正在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
只下达命令,从不告知原因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给孩子下达“命令”,以命令的口吻去要求孩子做事。“赶紧回家做作业”“不准吃xxx,不准喝xxx”当孩子对命令提出疑问时,很多父母却懒得解释,只会催促着孩子去执行。
久而久之,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渐渐失去思考的能力,习惯于机械性的听从安排。在此后的成长过程中,难以找到自身的价值。
曾有网友就自己自卑性格的形成,埋怨过父母的行为:因为父母从不愿告知孩子行动的原因,为什么要怎么做,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表达的欲望,不愿与人沟通交流。
长大后自然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显得格格不入,自卑感会更加强烈。
站在自己的角度,忽视孩子的感受
众所周知,孩子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你永远不知道孩子的脑袋瓜子里都在想些什么。但是很多父母却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习惯性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审视孩子的世界。
孩子喜欢玩,总是静不下来,父母就自然而然的给孩子打上“调皮捣蛋”的标签;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不如邻家小孩,父母便习惯性给孩子安上“学习差”、“笨孩子”的标签;可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一时成绩的好坏,也并不能代表孩子愚笨与否。
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轻易给孩子打上负面的标签,极易造成孩子自我认知偏差。同时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令孩子丧失自信,变得敏感而自卑。给孩子带来阻碍。
自卑的孩子,难以有广阔的未来,还望父母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