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0日
作者:张成 几个月前接到一位孩子妈妈咨询,解决孩子学习不主动以及亲子关系,还有孩子有抑郁症倾向。 我先像往常一样了解孩子的情况,本以为孩子是压力过大,导致的有抑郁情绪。可了解过后让我感觉这位家长的做法非常的不正确,让我十分心疼孩子。 孩子才六年级,可是从小到大家长一直都是打骂孩子,从不理解也不关注孩子内心,不管孩子做的是对是错,不了解情况就是打骂指责,导致孩子不与外界不与家长沟通接触,学习也没有积极性,做什么都畏畏缩缩,没有自信。 六年级的孩子从三四年级就开始不跟外界沟通,在学校里也是
2020年09月10日
作者:马伶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中起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话,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那么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的有哪些呢? 1:不给孩子特殊待遇。 特殊待遇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被照顾,如吃‘独食’,好的事物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这样会让孩子自感特殊,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
2020年09月09日
作者:田静 网络给大家带来了便捷,但是同时也有很多问题的存在。现在十个孩子当中,七八个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叛逆 厌学 早恋 玩手机游戏等很多情况。 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出现的,所以解决起来需要循序渐进针对性沟通,引导,才能让孩子变好变优秀。 孩子出现问题是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核心问题是原生家庭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家庭教育环境等于鱼缸环境; 当我们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等于鱼缸环境恶化,那么紧接着孩子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关键是净化鱼缸环境,也就是净化家庭
2020年09月08日
作者:匿名 每个父母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完美小孩,我们试图照着这个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按照自己心中的那个样子生活成长。希望他优秀,完美,弥补家长自身的缺憾。 殊不知,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他们会有不完美,更不可能完全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教育家爱尔维修说过:“人刚生下来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有人可能成为天才,有人则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我们要像对待荷
2020年09月07日
作者:胡瑞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缩小了的社会,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成长的摇篮。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一个人终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作为引导。 家庭是孩子最幸福的摇篮,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亲密,最可信赖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 有些家庭家长感情不合,有些家长情绪极易波动,会无原则地随意乱发脾气,有一些家长,会以自己的喜
2020年09月06日
作者:杨迎迎 昨天接到一个孩子自己过来咨询的,说自己不能适应初中住宿,想走读。我问孩子有没有跟父母说过这个情况,孩子说不敢说,说了会挨打。 那一刻我只能回复孩子一个抱抱的表情。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父母,让孩子“不敢说”,觉得孩子就应该听话、懂事、好好学习。而当孩子表达出来异于父母期待的情绪,走出父母规划得圆圈,父母就采取压制手段,直到有一天,再也压不住了,还在奇怪,孩子怎么就突然出现问题了。 却不知道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分量很轻,也很重。 我又想到
2020年09月05日
作者:孙子峰 自从做了青少年教育这个行业,每天面对不同情绪的家长,咨询孩子各种个样发生的问题。 结合自身,加上接触了解的各种案例,其实每当一个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总是第一时间觉得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从没先考虑孩子什么时间开始出现的问题,问题根本原因有什么! 作为父母,是当我们都觉得自己爱孩子,为孩子好时。咱们真的是只想着孩子好吗?有没有存在一些私心?比如孩子不好的时候,自己的朋友亲戚会说自己不会教育,让自己没
2020年09月05日
作者:张丽霞 处理情绪的步骤 一 .了解自己的情绪按钮过激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 借着对原生家庭成长经历中所受到的伤害的领悟,让潜意识里的内容意识化。 增加自我觉察和自我领悟是成长的第一步 二.归因思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一个情绪的产生是和原生家庭的背景,一些过去没有满足的需求是有关系的。 一个中性的刺激物,可以让一个人愤怒,也可以让另一个愉悦,你到底产生哪种情绪,这和你对刺激物的解释有关。 比如: 向别人借东西,人家说
2020年09月04日
作者:王玉梅 开学季,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个新环境面对新学期新同学很多孩子欢天喜地,,但有很多孩子就是不肯进学校, 今年因为疫情和暑假,凸显出来很多家庭教育问题。 最近来咨询孩子不原意上学的家长也越来越多,如果孩子对你说:“妈妈,我不想去上学了”,你会如何应对? 遇上急脾气的妈妈,先会脱口而出:“不行,快起!”早晨时间原本就紧,哪里容得孩子在这墨迹,如果这时候孩子还不肯起床,免不了挨一通胖揍,最后哭哭啼啼,还得去上学。 “你看这样好不好,你起来上学,周末妈妈带你去买那个玩具,答应你可以
2020年09月04日
作者:赵武会 很多家长都问我:我的事业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缘好不好?这些方面是由哪些方面决定的呢? 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气好不好? 愤怒有时就是鞋里的沙子,不及时清理,定会阻挡你前行的脚步。一个人一旦被自己的脾气束缚了,哪怕再有能力,都难免自毁前程。 如果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真正称得上“非凡”二字的人,他们或许各有各的人格魅力,但却一定是个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气的人。他们不是不会生气,而是懂得客观、冷静地看待事情,控制愤怒,最终想办法成就自己。 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对最亲近的
2020年09月03日
作者:耿丹丹 一个妈妈咨询的时候问我“感觉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感觉能做的都做了,但是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排斥我?”,能感受到这个妈妈求助时的无助。 但是每个孩子出现问题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肯定是有一些没有被我们发现的原因,我就继续跟这个妈妈沟通了解详细情况。 其实这个孩子妈妈对孩子教育真的很重视,作为妈妈的我有时候都是很佩服,孩子妈妈在孩子小时候每天睡前故事,跟孩子说话的时候都是轻声细语,对孩子的需求都是尽量满足,孩子也说能感受到妈妈的爱。 但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慢慢的开始出现情绪暴躁,厌学
2020年09月03日
作者:袁周 上个月11号,接到一个客户的求助信息,男孩,12岁,整天玩手机,经常玩通宵,白天睡觉,不出家门,甚至很少走出自己的房门,父母的诉求是:让孩子正常上学,愿意走出家门和人正常交往。 我和父母沟通过几次以后,发现孩子可能存在校园欺凌的问题。当我问及这个话题的时候,孩子妈妈说:在上个学期,孩子给我说过这事,我没太在意,认为是小孩子之间闹着玩的,就给孩子说:你不要想太多了,没事的,他们是给你玩的,你要坚强一些,勇敢一些。 而当我请她去学校找老师和同学了解一下情况的时候,她
2020年09月02日
作者:胡瑞丽 前几天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打过来的,这位母亲在电话里哭诉,说自己的女儿已经14岁了,又离家出走了,这已经是她离家出走的第N次了。14岁的女孩子,只身离家,我不敢想象她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妈妈心急如焚。 我立刻具体了问了一下孩子出走的原因以及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这位母亲说孩子因为早恋,已经辍学大半年了,每次费尽辛苦给她找回来,没几天就又偷偷跑了。 以这位母亲这种声泪俱下诉说的情形来看,这次离家出走问题应该是比较严重的一次,果然!孩子妈妈说孩子没钱、
2020年09月01日
作者:李萍 现代社会生活富足,安逸的生活环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比比皆是,然而,这种被呵护下成长的孩子,真的顺利长大吗? 王妈妈(化名)是一位中学教师,对于教育孩子,不管是成长中还是学习中,都颇有心得,而孩子(女孩)也不负所望,生活中乖巧懂事,学习中稳夺年级前三,一直都是亲朋好友眼中的好孩子,而父母也对孩子的日常起居照顾的非常周到,为的就是能让孩子安心学业。 就这样一直到初三,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社会学习压力扑面而来,从未遇到过挫折,没有自己解决过问题的孩子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