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瑞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缩小了的社会,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成长的摇篮。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一个人终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作为引导。
家庭是孩子最幸福的摇篮,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亲密,最可信赖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
有些家庭家长感情不合,有些家长情绪极易波动,会无原则地随意乱发脾气,有一些家长,会以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决定对孩子的亲疏远近,这些都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开展有效地家庭教育
1、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
在过高的要求和不断的批评下,有些孩子反而失去了信心和毅力。
久而久之,甚至疏远自己的父母。其实,到了这种时候,父母与子女就应该需要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抛开那浓重的“火药味”,好好地交谈一次.
把各自心中的话说出来,才能彼此得到理解,才能重新拥有一个更温馨更知心的家庭!
2、要学会宽容与约束
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但是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寡爱,需要把握好这个度.
家长与孩子能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对孩子不成熟的行为进行限制,并坚持正确的观点,使平等尊重与适当限制相结合,有利于孩子独立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
因此,父母要爱孩子,理解孩子,并用合理、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来对待孩子。
(二)接触大自然 接触社会生活
亲近大自然是孩子们十分向往和感兴趣的事,孩子们从学校回到家庭,从群体生活进入独户生活,心理上难免产生一种孤独感;
而且学校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和郊游是集体活动,不能替代学生个体的社会活动,所以家庭教育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最早接受的也是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