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9日
作者:胡瑞丽 我们每个家庭都毫无选择地面对着教育子女这个课题,这是困难而艰辛的,但也富有乐趣和慰藉,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教育孩子过程中那些小技巧。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孩子经过小学六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 他们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但只要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那就能够跟得上今后学习。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对知识有渴求,对孩子的求知欲望不能轻易抹杀。
2020年08月09日
作者:孟老师 “孟老师,今天有一个严重的案子”,听分析师这么说,我的兴趣又来了; 这是一个严重校园恐怖症的小患者,经常走到校门口就发抖,肚子疼,想呕吐,妈妈试过很多方法都没有给孩子送到学校,几近崩溃边缘。 在了解了孩子的详细情况和家长的诉求后,决定接下这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当初送孩子去学校,孩子也是欢天喜地没有任何问题。孩子也能和小伙伴融入到一起。 但有一次老师批评过孩子以后,孩子就出现了上述的症状,回家以后,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反而被爸爸吵了一顿,从此以后对学校有了阴影; 每
2020年08月08日
作者:马玲 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有时你可能会说,你的担心都是“为他好”。身为父母,你或许很难承认:如果 孩子变成你最不能接受的样子,你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放弃控制权:你担心孩子成绩的好坏,担心青春期的叛逆,害怕他将来面临的危险和失败,总把眼睛盯 着孩子的问题,总是想帮助,想控制孩子的“未来”。 如果你内心不接受孩子的行为或做法,你的不接受(就是“焦虑”)会很快被孩子捕捉到,孩子就会马 上吸纳这份焦虑,你的焦虑就转嫁为了孩子的焦虑。 焦虑就是大脑功能障碍,通俗的讲,焦虑是非常强烈的情绪状态,
2020年08月08日
作者:赵武会 学生难教,孩子难管,老师无奈,家长无助现如今的家庭教育之难,难在什么地方? 难在我们如今的教育有太多的悖论和问题需要面对。 尊敬的家长,我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了解你的孩子吗?你了解现在的孩子吗?你知道如今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心理?什么样的心态吗? 20多年来,我接触了很多个家庭案例,帮助了很多的家庭和孩子。 如今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几十年来受到的教育,需要从这一刻开始渐渐颠覆——我们再也不能像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那样教育和看待我们的孩子了。 假如我
2020年08月08日
作者:石赢先 周三,上午和下午两场培训,帮助分析师梳理咨询流程和教育理念的要点。 下午由于太投入,没有把控好时间,超时了半个小时,很感谢大家没有埋怨我,全会场整个过程,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参与其中,有人做笔记,有人录音拍照。会后还有人找我再沟通。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在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也不断有新的同事加入其中。我们讲,我们不仅仅是在做一份职业,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做一番事业。 这是推动中国家庭教育的事业,是推动家长教育改革的事业,也是为雅方助力“中国梦”贡献的一分力量! 市场
2020年08月07日
作者:张老师 亲爱的儿子你好! 爸爸妈妈最近也想开了不少,我们也认识到,以前对你的教育方式,也存在不对的地方,不应该太关注你的学习成绩,这无形中给了你很大的压力。 我们知道,你在学校很辛苦,即要面对老师和学校的压力,又要面对自己青春期的情绪问题,还有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由于我们对你不够理解,缺少耐心,以至于我们的沟通也不怎么顺畅,最终导致对你缺少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也会犯错误,但是,我们愿意学习,也愿意改变。 真的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够重新开始。为了我们
2020年08月07日
作者:高博 常常听到有些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孩子,家里的好吃的都是你的!”、“爸爸妈妈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你啊”、“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的事儿都不重要”等等 他们总以为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殊不知这样做下去,孩子会越来越随心所欲,越来越缺乏界限感,更不会体谅父母的艰辛。 有个29岁要步入婚姻的农村男青年人小焦,在婚前因为一件事情和父母大吵大闹,原因是给孩子结婚买的空调家电的品牌让孩子不满意. 但这对老人确实已经倾尽自己毕生的积蓄了,还借了很多外债给孩子办体面的婚礼,但小焦谈及的时候还
2020年08月06日
作者:王亚楠 前几天接到一位老乡的咨询,孩子才13岁,休学在家两年,经常跑出去。 一开始我以为孩子是简单的厌学。深入沟通之后了解到孩子从刚开始上小学,就频繁换学校,到最后没有学校收孩子,家长无奈之下把孩子送到了登封武校; 在武校待了半年又回来之后就一直没有再回归校园。经常接触不良少年甚至已经有了违法行为。抢手机、跟几个朋友混社会、卖家里的手机、偷钱...... 看到这些情况我非常震惊,难以想象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会变成这个样子。 跟家长进一步沟通之后,了解到原来孩子从小都没有父母陪伴
2020年08月06日
作者:田静 前两天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咨询,孩子职中毕业,家长想让孩子继续念个大专,孩子自己却根本不想学习,也不想工作,甚至只跟社会上一些人混日子。 家长却很着急,就想着让孩子乖乖听话按照家长的安排走,于是到处咨询方法.... 从这个孩子的问题家庭教育里,我们能够看到的问题是,孩子的一切都是家长包办的,学习不感兴趣就上个职业学校,不知道干什么,就先上个大专; 总以为家长啥都安排好了,没问题了,等孩子长大明白了,什么就都好了。但是在这样的教育包办成长下的孩子,永远自己不会去独立思考,也永
2020年08月05日
作者:贾晓楠 最近接到一个家长咨询,孩子14岁上初二,现在脾气特别暴躁,玩手机游戏非常严重,不让玩手机还骂人。 从今年疫情开始出现这种情况,复学后成绩一落千丈,妈妈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怎么解决,老师给我一个方法,让我孩子转变过来。” 老师跟家长详细沟通了孩子的情况,了解到孩子一直以来都试比较聪明伶俐的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非常高,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就会遭到家长的严厉管教; 父母让孩子把所有心思放在学习上,把其他的事情都包办了,孩子上网课休息的时候玩会儿手机,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
2020年08月04日
作者:钱小Q 在大家看这篇文章之前,首先要告知各种家长,看完文章以后,可以思考自己在教育孩子当中的类型,是好还是不好,是否需要调整。但是千万不要对号入座,整天去想这个事情,影响自己的生活。 1.自恋型 自恋的父母从未意识到子女是与他们相互独立的个人。相反,他们认为孩子只是自己的延伸。 孩子的需求实际上是由父母自己的需求定义的,如果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他们会教训孩子这是自私,不善解人意。 作为自恋型父母的子女,无论是被讨厌的,还是被偏爱的,他们长大后都会长久地在父母的评价里挣
2020年08月03日
作者:石静 我们说孩子是一面镜子,映照着自己的父母。 而一个孩子出不出色,又与母亲的性格,关系最为紧密。我们发现强势型、溺爱型和冷漠型的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首先,说一说 “控制型”妈妈 很多时候我们的亲子关系变成了:我的生活是你的,你的生活也是我的,妈妈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 “控制妈妈”总是说:“你还小,你不懂”; “妈比你走过的路多,听妈的没错”;“你一定要/不要……” 她们过多地预判和干涉了孩子的未来,从交什么样的朋友到读什么样的兴趣班,从穿什么样的衣服到报
2020年08月02日
作者:雅方教育陶老师 为人父母的,总会不自觉想给孩子最好的,也想帮助孩子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想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因此,父母们对孩子的事情,关于学习,关于言行,关于一切,事无巨细,都会格外的上心。 可是我们都忘了,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父母做“爸爸妈妈”的年龄,也是从孩子出生算起。 我们常常会在网上看到这种抱怨,为什么各行各业都有考试,唯独做父母不需要考试! 是啊,正是因为父母没有经过考试,直接上岗,所以他们对孩子的爱才是最最发自内心,最最真实的爱。 他们想要给孩子最好的,
2020年08月02日
作者:程红伟 7月20日那天,我和之前一样,加上家长了解问题,分析问题,那天接待了一个13岁、初一男孩的妈妈,问题没有了解完,打电话过来直接问怎么办,该怎么解决。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肯定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决的。如果了解不够详细,盲目的分析、建议,也会耽误孩子。所以还是要求家长必须如实回答我的问题。 经详细了解,这个妈妈很强势,今年以前都是强制性让孩子做任何事; 比如:考试考不好、孩子要挨揍,要求几点写完作业、就必须几点完成,妈妈也全
2020年08月01日
作者:高博 分享我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个家庭,父亲老李是名退伍军人,对自己的儿子小刚从小就是按照所谓的"军人标准"去培养,从不允许孩子哭和倾诉。 只要小刚一表现出自己的软弱,老李就拳打脚踢,并厉声喝道:不许哭,哭了你就不是男子汉是孬种,这个孩子从小就被爸爸所谓的“男子汉教育”给圈着。 老李从小对的小刚的教育就是遇到事儿就得坚强地挺着、不许哭、永远就要挺拔身板做男子汉,小刚中学毕业后也被父亲送到了部队当兵,希望孩子也能接受部队训练,做个刚强男儿。
2020年08月01日
作者:胡蕊 7.13号的时候接到了一位来自湖南的家长的求助,开始的时候我问了一下孩子多大了,孩子妈妈回了一句36,说句实话,我当时下意识的以为这是孩子妈妈的年龄 在之后和孩子妈妈的文字沟通中,通过妈妈的描述,我十分震惊,不敢相信,同是一位母亲,也特别能够理解她的着急,所以我就立即和她进行语音通话,详细了解情况 孩子是36岁了,大学毕业已经12年了。在这12年期间,孩子总共加起来的工作时间没有超过8个月。 目前的状态是不工作,不找对象,不洗澡,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打游戏,心情好了还能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