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博
常常听到有些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孩子,家里的好吃的都是你的!”、“爸爸妈妈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你啊”、“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的事儿都不重要”等等
他们总以为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殊不知这样做下去,孩子会越来越随心所欲,越来越缺乏界限感,更不会体谅父母的艰辛。
有个29岁要步入婚姻的农村男青年人小焦,在婚前因为一件事情和父母大吵大闹,原因是给孩子结婚买的空调家电的品牌让孩子不满意.
但这对老人确实已经倾尽自己毕生的积蓄了,还借了很多外债给孩子办体面的婚礼,但小焦谈及的时候还总抱怨父母给的不够,怎么不如别人家的父母,他都没有考虑父母挣钱容易吗?
父亲是在外面干建筑活的,母亲做手工纺线的,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都不好,小焦对父母没有一丝体谅,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但这对老父母也真把小焦当作是长不大的孩子,还真任劳任怨,把自己的命都献给孩子,父母从来都没穿过像样的衣服,把买衣服的前几乎都给孩子买了名牌,吃又舍不得吃,让孩子吃最好的;
为了供孩子上学读书、结婚成家,不惜透支自己的健康,连药都舍不得吃,孩子只会一味的索取,也不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成年人,恐怕成了家之后,父母还要替自己的孩子带孙子.
这样的索取、这样的溺爱,什么时候是尽头?这样的孩子很可怕,但这样的父母也很可怜!
我们常常会见到身边一些父母和成年子女发生矛盾纠纷的事情,电视媒体也经常报道这样的家庭民事纠纷事件,孩子对爸妈表现得蛮横无理,甚至虐待父母、不赡养老人等事件;但人们习惯性的都会把矛头指向孩子。
的确,从表面来看我们也承认有些子女真不像话,对父母那样的冷血、不孝,父母从小把孩子含辛茹苦的养大,为了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作为旁观者,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也确实对子女的行为做法感到气愤不已,又为父母感到同情难。
但我们如果要去深入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做父母的真的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历程是怎么引导的?让孩子形成这样的习性,你把孩子当成什么来看待的?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自己心里最清楚。
当你开始为人父母的那天开始,你就在为自己定位,你对孩子定位是什么?也是你来决定,无论结果好坏,都由你们来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