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博
分享我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个家庭,父亲老李是名退伍军人,对自己的儿子小刚从小就是按照所谓的"军人标准"去培养,从不允许孩子哭和倾诉。
只要小刚一表现出自己的软弱,老李就拳打脚踢,并厉声喝道:不许哭,哭了你就不是男子汉是孬种,这个孩子从小就被爸爸所谓的“男子汉教育”给圈着。
老李从小对的小刚的教育就是遇到事儿就得坚强地挺着、不许哭、永远就要挺拔身板做男子汉,小刚中学毕业后也被父亲送到了部队当兵,希望孩子也能接受部队训练,做个刚强男儿。
老李一直都在培养自己的孩子做男子汉,叫孩子唱军歌,小刚也挺争气的,在父亲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成为了一名男子汉、抗压能力强、从不掉眼泪,也是身边同学朋友眼中的“铁人”。
老李年老病重之时,由于身体疾痛躺在床上流泪,这时候小刚很冷淡的说:“你哭什么,你不是从小一直教育我说不能哭吗。
哭了不是男人是孬种,你呀,才是个大孬种呢?……”孩子的言辞越来越激烈,老李越听越流泪,不知道此时老李心里在想什么?
也许他看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缺失,后来老李病故了,在父亲的葬礼上,小刚一滴眼泪都没掉,不知道小刚到底在想什么?但此时他似乎有种解脱的感觉。
小刚这一生变得冷淡,在他的眼里只有坚强,缺乏同情心,对他人的痛苦也熟视无睹,甚至会骂他人:为什么不能坚强点呢?对他的孩子也像父亲对他一样,真是遗传继承了父亲的“光荣传统”啊!
你是否相信这样一句话:“生活不相信眼泪,命运不会同情弱者的”、“社会是现实的,不能有妇仁”、“人善被人欺”、“别人把我的牙打掉了,我把它咽到肚里,还要微笑”等等。
把这些话语都潜移默化的教给孩子,你们培养了一个个男子汉、一个个坚韧不拔的孩子,他们学会了丛林法则、学会了适应社会竞争,但却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之心,更缺乏对父母的孝心,太多这样的事情了,但父母到了年老才感到深受其害,但又没有办法,只能自食其果了。
因此,我们也要明白,成长要学习两种能力:学习坚强独立的能力,也要学习接纳自己和他人脆弱的能力。不要泯灭内心深处的那份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