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静
我们说孩子是一面镜子,映照着自己的父母。
而一个孩子出不出色,又与母亲的性格,关系最为紧密。我们发现强势型、溺爱型和冷漠型的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首先,说一说 “控制型”妈妈
很多时候我们的亲子关系变成了:我的生活是你的,你的生活也是我的,妈妈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
“控制妈妈”总是说:“你还小,你不懂”; “妈比你走过的路多,听妈的没错”;“你一定要/不要……”
她们过多地预判和干涉了孩子的未来,从交什么样的朋友到读什么样的兴趣班,从穿什么样的衣服到报什么样的专业……凡事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行为模式来生活。
孩子失去独立做决定的机会,久而久之,也放弃了自己的承担,形成对妈妈无条件的服从和依赖。
在他们的心里会认为,有问题找妈就好了呀,反正妈妈会安排好。于是,小时候被朋友孤立回家找妈,大了找不到工作也回家找妈。
只有当妈妈学会去放手,孩子才能越来越出色。
其次,是 “溺爱型”妈妈
提到“溺爱”,我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爱得太多了,那就少爱一些。
可是,“溺爱”并不是“爱的多”,反而是“正确的爱”还太少。
这类妈妈会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毫无原则。
我们对孩子的爱无条件,但是不代表没有原则。
不能每次孩子犯错,还没有来得及管教,自己先心软,甚至还为他找好了借口:“还只是个孩子”。
什么是正确的爱:理解和尊重孩子,建立正确的规则,放手让孩子去成长。
正确的爱给再多也不嫌多,在足够多爱的滋养下,孩子自然越来越出色。
最后,是 “冷漠型”妈妈
冷漠型妈妈倒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没有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没有真正理解孩子。
没被妈妈理解的孩子,情绪常常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表现:
情绪对内的孩子,他们常常同父母没话可说,把自己关在屋里,性格孤僻,情绪低落,受不了一点点小挫折;
而情绪对外的孩子,常常会以“叛逆"的行为来表达自己,他们凡事跟父母对着干,家里常常闹得鸡飞狗跳。
我们常常听到社会上有孩子因为跟父母发生一点口角,或者是考试没考好,就选择轻生,这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在妈妈那得不到温暖和理解。
所以,学会倾听和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给予孩子爱的力量,孩子当然也会越来越出色。
最后,我想指出的是,没有人是完全的控制型、溺爱型或者是冷漠型妈妈,但也许你能在这些行为中找到自己教育小孩时需要规避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