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1日
作者:李书红 我们最常听见的是作为“小环境”的日常生活中的重大变故或创伤会诱发抑郁症。特别是童年的经历过虐待、肢体虐待、被忽略、目睹家暴等的个人,在成年会比其他人有高出3倍的可能患上长期抑郁症。 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说,创伤对孩子大脑的影响会比对成年人大脑更大,因为年纪越小,大脑的发育变化的速度就越快,就越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 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孩子越小则越需要依赖周围的人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然而,大部分的儿童虐待施暴者都是家长或者与孩子非常亲近的成年人,那么孩子的恐惧、痛苦、
2021年03月10日
作者:张玲 好多家长求助的问题大都希望孩子能够放下手机、回到学校、爱上学习、提升成绩……面对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封闭在家、惧学休学的行为,家长常常把更多的目标放在了网络、手机、游戏上,这样的做法只能是强化孩子负向行为。 我们遇到一件事情,往往喜欢用对错,好坏和应不应该来评判,其实,这些都是主观的做法,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适不适应层面。 面对沉迷手机、厌学惧学的孩子,真正根结是帮助孩子提升一下四个方面: 一、提升自我价值感。帮孩子更爱自己,更接纳自己,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足够好的,尽
2021年03月10日
作者:胡芳锐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被更多人所重视,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有句至理名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普遍的心态。这可以理解。但常常因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孩子成不了龙,更有甚者走向反面。 从当今家庭看:大多数的家长把自己的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个望子成龙或盼女成凤的希望能否成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
2021年03月09日
作者:魏博雯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根据家庭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对家庭教育的规律性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家庭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它是在家庭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施教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基本规则。 第一,家教一致、家校统一的原则。 第二,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原则。 第三,宽严适度、张弛有度的原则。 第四,平等相处、亦师亦友的原则。 第五,培育个性、建立自尊的原则。 第六,共同成长、与时俱进的原则。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家庭教育的方法,
2021年03月08日
作者:吴云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迈入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叛逆、对异性的好奇心加重等心理,这一时期的孩子如果教育不当或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因此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刻不容缓。 1.父母要正确的和孩子沟通,这个时期的孩子大都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交流,认为父母很罗嗦,总是管闲事,作为父母虽然你的心意是好的,但是你可能会方法不对,让你的孩子不能够接受。 所以说,你要先了解孩子的心理,然后在对症下药,必要的时候你还可以找你孩子的朋友了解情况,以便可以更好的和孩子交流。 2.父母要注意树立
2021年03月07日
作者:杨老师 我是雅方教育专家的杨老师,今天分享一个我指导的案例! 男孩,初中一年级,12岁,独生子女,初中军训期间因遭到教官和班主任老师的双重压力,孩子内心受到严重创伤,回家闭门不出,有时候躲在桌子底下,黑白颠倒打游戏,不去上学。 经过了解发现:妈妈容易有焦虑情绪,担心孩子的未来,孩子从小是爷爷奶奶和父母一起带大的,奶奶对孩子过度照顾,包办较多。 孩子小时候成绩好,妈妈要求高,爱唠叨,孩子得不到就放弃,春夏秋冬孩子都在新东方学语数外,孩子说累,以前考试成绩经常第一名。 小升初
2021年03月07日
作者:钱小Q 目前开学季,咨询的比较多孩子不上学的问题:下面老师分享下不去上学的原因 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社会和家庭过高的期待和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寄予自己孩子的厚望,但是平时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缺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家长采用强硬手段时非常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的行为(不学习)来报复父母的“不公平”。 ?然后就是充满麻烦与缺乏支持的家庭环境学习本身是一个探索、求知、发现新大陆的过程,父母在孩子学习过程中不断指责批评孩子,诸如:
2021年03月06日
作者:杜彩玲 近段时间,做了几场父母学习沙龙的讲课,看到父母反映情况,多数都集中在孩子不自信、自卑、没有安全感、畏难,无动力、无目标,力量感不强等,事后我想: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和青春期里性别陪伴缺失有关。 天地有阴阳,世界万物皆阴阳,人也不例外,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共同滋养。父主阳,母主阴,孩子接收的是来自爸爸的阳刚之气和妈妈的阴柔之美,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爱和母爱的陪伴只要不缺失,成长起来的男孩子有阳刚之气,勇敢、自信、有担当、有责任感等,也有仁
2021年03月05日
作者:冯福转 成长的开始由童年递进,谈到童年二字,你有何感想? 你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呢?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不幸的童年是需要一生来治愈,有趣的童年可以影响一生,也阐述了童年的重要性。 自从做了家庭教育之后,每天听到最多的词语是抑郁、沉迷游戏、厌学、叛逆等等一系列词语,相信家长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来咨询的,聊起孩子之前是多么的优秀和自豪,说起孩子当下的行为举止是多么的无耐和焦虑; 是什么让一个优秀的孩子逐渐走向低迷?我们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问题也是同理,家长只是在
2021年03月05日
作者:敬国慧 一些学习正面管教的家长,他们学了很多,但学会的往往是温和而坚定的控制孩子、改造孩子。无论他们说的话多么有道理,多么正确,跟孩子的关系依然紧张。 让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父母想象中的人,这是很高深的境界。如果一个人能修炼到对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没有改造欲望,那么他就是所谓“觉醒”的人。 《圣经》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不是在爱中,就是在恐惧中。爱带来对事实的臣服和行动的智慧,而恐惧带来分裂,带来对错评判,带来应该和不应该的较劲。 是爱,还是控制? 我经常想起一件事:
2021年03月04日
作者:杨兵 这是一位妈妈通过学习以后的感悟,也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关于认识孩子玩游戏的情况和如何赋予孩子的能量! 游戏问题是天下父母最苦恼的问题之一,为什么孩子会沉迷游戏呢,原因之一是因为父母禁止,人被禁止的时候只会让人的欲望更加强烈,得不到的东西才是好东西,越是禁止这个东西孩子越是喜欢,父母反对孩子,孩子就月渴望,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不要动不动就反对,要让孩子自己做主。 游戏本身的设置就会让人上瘾,游戏能给孩子带来成就感,让孩子找到自信,能让孩子找到利用人的责任感。 有成就的人
2021年03月04日
作者:宋治华 前天晚上下班刚到家,闺蜜就神经兮兮的把我拉到一边说:你知道吗?今天楼上一个40多岁的女人从楼顶跳下来了,当时我的心里突然一紧.好像我的年龄也不小了。 昨天晚上11点到家,楼下大厅了就摆了两个大花圈上面写着送桐柏路小学优秀教师一路走好,这时一股冷风吹来,猛的一个机灵让我快步跑开。 在电梯镜子里看着眼神空洞的自己,仿佛那个老师就在我的周围挥之不去。来到公司这些年的时间,让我觉得孩子现在都是因为父母的忽视或者过于溺爱而变得遍体鳞伤。 可是父母呢?每个父母也是一个刚长大的孩
2021年03月04日
作者:袁媛 “老师,我感觉自己的问题有些严重,我想知道怎么让自己情绪长时间保持稳定。因为最近总是感觉特别容易生气。”这是一个高二男生,目前在家不愿出门。这是他跟老师的第一次沟通。 老师做了具体化询问后,孩子的表达是:“相比前几年,我变得更加易怒了,每次遇到没有道德规范,无理取闹或者是价值观不正的人就感觉特别烦。这种人出现在面前时,就很感觉难受。经常性会变得气的有些发抖,我虽然会觉得他们不如去死,但是不会自己动手。” 明显能感觉到孩子的内心有一份愤怒,因为没有明确的对象而无法被消化。
2021年03月03日
作者:王清华 冬去春来,又到返校季,各个学龄期的孩子已经开始陆陆续续返校,“神兽归笼”了! 当然,也有这么一部分孩子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在返校求学的路上出现各种障碍的孩子,焦虑求助的家长们的心声:孩子要是一直在学校呆着不放假就好了,就不用每次大小假期一结束,孩子就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去学校,就心惊肉跳了! 为了这些厌学畏难情绪的孩子返校,每次家里都是鸡飞狗跳的! 教育路上,千万不要指望孩子自觉,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监督养成习惯,监督的过程很痛苦,家长呆时时刻刻监督
2021年03月03日
作者:张玲 父母常常把担心孩子当作一种爱孩子的表达。我担心你是因为我爱你,我之所以吵你骂你也是因为我关心你,为了你好。 这就给了一个管理控制孩子的正当理由,这个做法对于小孩子还可以,而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已经不合时宜了!因为这份担心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 从小因为担心和恐惧,我们就会变得更焦虑、更敏感、更盲目。我们观察、评判和应对孩子的行为就会按我们担心出现问题的那个模式去“思考和行动”,而孩子往往缺乏自我评价和判断的能力,他们会通过父母的评价和理解去认识自己、定义自己,
2021年03月02日
作者:田静 从事家庭教育工作之后,每天接触很多咨询的家长,各种年龄各种情况的孩子都有,厌学、叛逆、玩手机游戏、焦虑等各种问题。 每个家长咨询的时候都是无助焦虑的,面对孩子的问题都是尝试了很多办法,软硬兼施都用过但是孩子问题都没解决,而且亲子关系也变的越来越糟糕。 问题都是由小到大越来越糟糕 严重的,俗话讲三岁看大,这也说明孩子从小的教育,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网络时代,孩子懂得都比较多,如果家长用之前陈旧的观点和孩子沟通,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最近有了“家庭教育立法”一说,这也
2021年03月01日
作者:王明红 节后开学,孩子们都在陆续返校,在收到了孩子大量返校的同时,也收到了部分孩子出现了返学困难的情况,下面就一些情况应对和家长父母沟通一下: 1、家校沟通。孩子因假期里玩游戏等情况,作业没完成,家长一定要和学校相关老师进行打招呼沟通,求得孩子顺利返校的校方谅解,以后的事慢慢解决; 2、厌学型。一般厌学型都是焦虑引起的,学习焦虑,适应焦虑,交往焦虑等类型,家长需要求助学校援助,降焦,脱敏,让孩子打消应有顾虑,当天返不了校,过几天返校也可以; 3、抑郁型。有抑郁情绪的孩子,不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