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国慧
一些学习正面管教的家长,他们学了很多,但学会的往往是温和而坚定的控制孩子、改造孩子。无论他们说的话多么有道理,多么正确,跟孩子的关系依然紧张。
让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父母想象中的人,这是很高深的境界。如果一个人能修炼到对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没有改造欲望,那么他就是所谓“觉醒”的人。
《圣经》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不是在爱中,就是在恐惧中。爱带来对事实的臣服和行动的智慧,而恐惧带来分裂,带来对错评判,带来应该和不应该的较劲。
是爱,还是控制?
我经常想起一件事:妹妹买了一推面包放在冰箱里忘了吃,我看到后,忍不住想教育她,面包要及时吃,不要浪费。这个时候,我就是像改造她,我的心已经不在爱的位置上,而是处于分裂的位置。
这个分裂的位置,是因为头脑中妄想出来的恐惧,如果我不教育她,他今天对食物这么不珍惜,以后就会一直这样,逐渐变成一个浪费成性的人。
我小的时候也整天被父母这样妄想,活在恐惧的剧情里,制造着无休止的分裂、评判和冲突。
所以我觉察到自己偏离了爱的位置时,就立刻让自己回来。只是带着爱,简单的告诉妹妹:这家面包店的面包没有添加防腐剂,只能放三天,三天后就不能再吃了。妹妹就“哦”了一声,就会及时吃掉面包,有时还会提醒我面包快到期了。
你总是能够正确的伤害别人。是否伤害别人,并不在于你说的话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而在于你的心是处于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
孩子是父母内在的镜子。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来反观内照。当父母化解了自己内在的评判和对立,孩子就什么问题就没有了。
我们在面对孩子、面对亲人说话之前,可以先缓一缓,觉察一下自己的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话说出口,会让关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其实我们的内心都知道答案。
在生活中,慢慢觉知内心是合一,还是分裂,是在爱中,还是在恐惧中,这就是解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