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玲
有一位妈妈说孩子班上突然来了一次考试,感觉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儿子的成绩是倒数。本来自己很相信孩子的,觉得孩子的各种能力都不错,但是看到老师在微信群公布成绩时,自己还是有点猝不及防,觉得很难受。
特别是看到班上还有同学打了满分,比较一下,更加觉得是不是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顽皮的孩子,可是又怕伤害到孩子。我跟她说,真的要淡定。因为一切才刚刚开始,做父母,脚下的路还长着呐,可千万不要自己乱了阵脚。
不管你觉得多丢脸,多生气,都要坚定而平和的站在孩子的身边。我们先不说学校教育搞这种排名考试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因为这个我们无法改变。
但是我们能改变的是自己的态度,能做的是帮助孩子去进步,我从来不提倡放养型的快乐教育,因为那是一种打着快乐之名,为自己的失职找心理安慰。但也不觉得孩子早期的考试成绩就多么重要。
孩子早期的成绩真的具有决定性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早期成绩只具有参考性,甚至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不要太当真,而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却应该排在第一位。
所以,当一个刚刚上二年级的妈妈跟我说孩子语文数学两门功课都没有及格时,他的焦虑我是理解的。
但要明白,这个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鼓励,而不是责骂。父母更应该站在孩子的身边,帮他查漏补缺,找到问题,然后一点点的改进。
假如一个在学校受到打击的孩子回家后得到的是你的责骂和侮辱。并且一次又一次被这样教育的话,那他在学校里所有的不顺加上家里的不认同汇集一处,会让他认为自己真不是读书的料。
但是每个生命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出路,去找一个证明自己的方法。
当孩子觉得提高成绩无望时,就会引发厌学、自信心下降、上进心不强、自卑。
有的孩子选择逃学,学着古惑仔的样子拉帮结派,让自己看上去很威风,谁都不敢惹,这样就满足了自己的卓越感。 ?
有的孩子选择了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在现实的生活中,他事事不如人,处处不合父母和老师的心意。
但是在虚拟的世界里,他可以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士,可以是攻城拔地的将军,可以是一呼百应的君王。
在这样的心理对比下,孩子会沉迷网络也不足为怪了。
而这样的事,在大人的世界也是如此,多少人成年后还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社会,甘愿躲在虚拟的网络上;
或者自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上班,不想接触社会而选择啃老,常常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而与成绩相比,孩子的学习动力和态度更重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更应该被关注。
当孩子一时不如意时,不打击而是理解,帮助孩子去进步。
当孩子落后时,不会去拿其他的孩子跟他比,而是发现他的优点,帮助他树立信心,这才是身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该做的!
因为这些东西会让他在人生的这个大赛场上走得更高,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