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静
常常遇到一些家长来咨询,孩子不愿意沟通。抱怨孩子太不听话,让他往东,偏偏要往西,总是违逆家长的想法。
这就让很多家长无奈 生气,甚至有的时候,因为孩子的叛逆,家长脾气上来了忍不住要吼叫打骂孩子,结果问题升级。
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有了自己的想法。
需要被理解 被认可 被尊重 被认同,如果家长看不到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不了过多的心理支持,只是一味地强压和管教,只会像弹簧一样,把孩子弹得越来越远。
成长阶段的孩子,性格和心智都不是非常健全,可以说他们是个“不稳定群体”,任何小事情和小摩擦都会成为孩子叛逆的导火索。
而作为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有效的方法,才能和孩子相处的更愉快。这里也做了一些小建议,可以参考。
1、尊重孩子
当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时,父母给予他尊重,例如:放下手头忙的事情或者告诉孩子自己稍后有时间。蹲下来和孩子对视,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在认真听他说话。
尽量用商量建议的语气,而不是命令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
2、语气温和
父母和孩子说话时,语气越温和,孩子越容易听进去。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要立刻发脾气,要先控制情绪,让孩子停下来自己先反思,再用平和的语气,告诉他所犯的错误,让孩子能够从这件事情上有所收获,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言简意赅
跟孩子沟通时,一定要简单清晰的表达要义。注意一句话只表达一个意思,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他才能够回应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4、力所能及
在有些家长的眼中,让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做不到就是不听话的表现。父母在给孩子做规划时,要切实考虑到孩子的能力能达到什么高度。如果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的期望值,把自己意愿强加给孩子。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也会让自己失望,影响亲子关系
5、不要催促
当发现孩子做事没有效率时,父母不要只是单纯的唠叨,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孩子知道怎么做下一步,潜移默化的给到孩子一些方向和目标。给到孩子一个有意义的指导,不仅可以让他指导怎么完成一件事情,还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不会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