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金萍
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将来可以更好。那在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价值感。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什么最重要,生存和资源,在那种条件下,人们不太会去思考价值,意义那些问题。
现实就是你必须变得更高,更快,更强,没有功夫去想,我为什么要变得更高,更快,更强?那你让孩子学习,他就会问我为什么要学习?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你说因为你要考清华,他说我为什么要考清华?你说要挣更多的钱,他说我不需要更多的钱。
今天已经不是匮乏的时代了,没有那么多为了生存要做的事情。那应该做点儿什么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有有一点意义。
记得有哪个心理学家说过,心理疾病其实是一个预测风向标,今天个别人的心理问题,可能预示着以后很多人的心理特点。
很多孩子常常感到空虚,不是因为成绩不好,或者担心以后的生存问题。比如很多孩子都上名校了,但他真正的问题是我考上名校有什么意义呢?
我已经达到目标了,那我之后干什么呢?年轻人参与的很多艺术,音乐,娱乐,都是以存在为主题的内容,都是空虚颓废,死亡,迷失,价值感等。
这时候家长还要跟孩子说,我是你爸,所以你要听我的,你要奋斗,你要积极,你要像爸爸一样活着,这些说法会显得越来越无力,他根本就不会听,也听不进去。
在物质匮乏的时候,人们是需要权威的,也会听从权威,但是在未来,权威那一套思想是可以被否定的。
你管得了他一时管不了他一世,所以我建议大家,趁现在还有机会好好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让他早一点去适应,去思考,知道未来自己需要什么,有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