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方教育内部博客

内部人员分享和记录雅方的点点滴滴

正确的批评孩子,需要掌握这些技巧!

    作者:张玲

  “都几点了还不起来,怎么这么懒?”“这么容易的题都不会,笨死了!我教了几遍了?还错!”

  很多家长批评孩子,总是习惯于通过让孩子感到羞愧、丢脸的方式,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其实,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还有些批评,比如以偏概全、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只否定不肯定、总是说反话讽刺嘲笑等等,同样是无效的。毕竟,批评孩子,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而不是打击孩子、显示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

  批评孩子,有方法可循

  1.忌先入为主,要先听孩子说话

  很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往往是一股情绪涌上来,随之负面语言便滔滔不绝了。甚至有时候,结束了漫长的批评,孩子却一个字也没机会说。这样的批评往往是破坏加伤害性的,因为缺乏理性思考。

  如果能在批评之前,给孩子说明的机会,结果会大不一样。因为父母给孩子机会进行自我解释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刺激父母的理智脑,帮助父母思考和调整情绪。

  2.对事不对人

  “你这道题是不是做错了?遇到什么困难了?”

  “你怎么连这道题也不会做,你真是个笨蛋。”

  这两种说法,哪一个让你更不舒服?答案显而易见。

  虽然我们气急攻心时,总是控制不住情绪,口不择言,但这种泛化到人格的批评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贬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因此,批评孩子时要就事论事,并跟孩子说明他被批评的原因,让孩子心服口服,不然,孩子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受到批评,也难以起到效果。

  比如,孩子吃饭前忘记了洗手,与其大声训斥:“洗个手有那么难吗?你怎么那么邋遢!”不如舒一口气,换个方法:“每个人吃饭前都要洗手,不洗手吃饭会把手上的细菌吃到肚子里,对身体不好。”

  3.犯错后及时批评,不要拖着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需要留给孩子喘息的时间,但有一点要注意:犯了错要及时指出。因为批评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改正错误的前提是要让孩子知道错误是什么。

  当然,“及时批评”不是说一刻也不能等,如果当时的场合不适合当面批评,也要在事后找到恰当的时机告诉孩子。

  不要瞻前顾后憋在心里,否则总有一天,这个错误会变成陈年旧事,而当时憋在心里的情绪没有得到解决则会成为隐患终将发作,到时批评就成了“翻旧账”和“滚雪球”,孩子除了觉得委屈和莫名其妙外,丝毫意识不到自己需要改正什么。

  父母们之所以会长时间批评,都是自我感觉孩子没听进去。但孩子吸纳信息的能力本就弱,超时批评只会让孩子心理倦怠。点到为止的批评,才是把感悟责任和自愈权交回给孩子。

  教育家简·尼尔森提出过“正面管教”的概念:

  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先建立情感联结。因为孩子只有先感受到好,才会做得好。“让孩子感觉好”,并不是说妈妈要对孩子有求必应,而是学会对孩子说“我爱你”,但答案是“不”

  批评孩子时,让孩子感到你的关爱,对他说一声“我爱你”吧。


发表评论:

日历
«   2025年5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搜索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
作者列表
站点信息
  • 文章总数:3020
  • 页面总数:4
  • 分类总数:3
  • 标签总数:2
  • 评论总数:677
  • 浏览总数:5143134

Powered By Z-BlogPHP 1.5.2 Zero

豫ICP备180045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