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荆子俊
每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其中家庭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与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一、对孩子不能太娇纵。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这无可厚非,但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有个对与错的原则。错的就不能顺从,那怕让孩子受点委屈,也得让其明白是非。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家的温馨,孩子才会愉快轻松地去学习。父母有矛盾,不要当作孩子的面说个不停或吵架,两个人对孩子的教育要保持一致,夫妻双方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说对方的不是。
三、父母要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出榜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比如父母不要当作孩子的面总是玩牌,在孩子的面前要多看看书。
四、从小处关注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小学时,我们做父母的可以辅导孩子的学习,但到了高中,我们大人就只能望洋兴叹,无能为力了,可我们可以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与生活。
我听许多做父母的说过,孩子读三年高中,就等于自己读了三年高中。确实是这样的!读书确实很辛苦。高中三年,是拼命的三年,睡眠严重不足。我们做父母的,可以从生活细节上关爱孩子。
五、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与老师加强联系,了解孩子的动态,那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可有些父母,宁肯把空闲时间花在牌桌上,也不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总之,我个人认为,付出了才有收获。不管怎样,还是“勤”字当先。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个方面就能做得到,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合力。
家庭教育,说白了就是父母亲如何用心去看着孩子成长,但不是说你花了多少多少钱在孩子身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