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媛
过完年后不久的一个下午,手机铃声骤然响起,电话那头是一个初三的学生,孩子哭着跟我说“老师,我害怕学校,我没办法上学”。
我的心头一紧,这个孩子成绩挺好,但对自我的要求很高。一个十五六岁的大男孩会这样哭,我想他一定是遇到了巨大的门槛。我放松语气安慰到:“你先别着急,发生了什么事,跟我说说?”
孩子打开话匣子,向我倾诉了半个小时:老师对他的偏见,同学看他的眼光,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面对中考的压力等等。我让孩子形容一下他现在的感受。
孩子说:“我腿肚子发软,看见校园的大门都在变形。”
“那你爸妈是怎么说的呢?”
“他们让我勇敢”孩子哭了“可我勇敢不起来”
我明白这个孩子被恐惧吓倒了,而通常的鼓励在当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需要的是被理解这样的感受,以及如何面对恐惧。我跟孩子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那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讲课,尽管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但面对那么多家长,我还是大脑一片空白······
孩子静静听我讲了二十分钟,情绪平静下来,问我“老师,你觉得恐惧是什么?”
“恐惧是人类的本能,是几万年来保护我们生存的一种原始情绪,但正因为我们有超越恐惧的勇气,人类才得以发展至今。你要不要试着超越一次自己?”
“好的!”他沉默了一会,声音开始变得有力量。
四个小时后,孩子给我发来消息:“老师,谢谢你!我已经顺利进入学校了,我超越了自己,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