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玲
在我们的工作中,接触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关于青春期的问题,在这里想谈一下我对青春期的看法。
我们说,青春期是孩子第二个成长期,也是很多问题矛盾冲突显现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孩子靠近父母,父母更想要靠近孩子,太远了,孤立无援,感觉被抛弃了。可是近了,孩子又会抗拒,会想离他们近了就没有我了!
很多时候,因为一点家长觉得无关紧要的小事,孩子选择逃开,退回自己的世界,互虐,这不是攻击,孩子心里也很受伤!
偏偏有很多父母的侵入性特别强,往往以爱之名操控孩子,“我都是为你好,你必须按照我说的那样去做……”
这时候,要求独立的青春期小大人们就会有整个自我即将被摧毁的感觉,会“性情大变”,会有个小人在他们脑内不断提醒他们,他们根本不懂我,我还是离他们远一点,我是我,我不是他们的提线木偶,有时,他们就会通过一种让父母觉得很受伤虐心的方式去完成“自我”的独立。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依然适用——不求不助,同时有求必(及时回)应。也就是说父母和孩子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尊重他们想独立想形成自我的发展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付出很多,提供帮助,孩子压根不领情,因为他们觉得我不需要,这不是帮助,反而是束缚,是绳索,适得其反。
所以,在青春期父母必须要有边界意识,适当放手,隐忍做事,这才是为孩子长大成人做出的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