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书娟
近期有个孩子妈妈很困惑,说孩子“生字记不扎实,作文根本写不出来天天作业写的就更慢了,她注意力只能在卷子的四分之一,有任何动静她都知道。”
“孩子说怕我说她,怕她爸爸打她,我已经和她说清楚,只要她做好分内的,比如认真写作业,答卷,打多少分不重要,只要认真能答完就好,可每次孩子都说自己怕答不完然后就走神了,反倒不做了,其他事也是这样”
是什么让这个孩子变成了这样呢?是家长的唠叨打骂,孩子在学校学习中遇到困难,想起回到家的场景和父母的样子,只会是“张牙舞爪”的形象,絮絮叨叨,怨天怨地的牢骚和责怪,甚至打骂。
因为这样的形象对孩子来说已经深入脑海中,妈妈的“妥协”也就变得轻飘飘的。
在巨大的恐惧中,孩子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自我意志,什么都不做了大脑忘记了思考。长期生活在恐惧中,孩子会胆小自卑,把所有的心理能量都用在生存上。
如果我们把想象中未来可能需要的一切都压到孩子头上的时候,很容易觉得焦虑,时间不够用当然会千方百计的和孩子要效率。
但是家长也想象不到未来的样子,我们能做的只有把最本质的一些东西身体力行教给孩子,去引导孩子。
所以家长们不要再把焦虑转嫁给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