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昱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自律,自律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如果不懂得自律,一切的纪律和规则都形同虚设。
对于孩子来说,也应该学会自律,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成长,变得越来越优秀,小时候就学会自律,对未来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不自律的孩子会有这几种表现
1、自控能力很差
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非常好动,如果孩子的自律性比较差,就不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比如老师正在上课,孩子很容易走神溜号,总是搞小动作,还没等放学,心已经飞到家里了。
2、喜欢抢别人的东西
懂得自律的孩子,即使遇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也不会去抢,而是会找爸爸妈妈要,或者征求别人的同意。而自律性差的孩子可不管那么多,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直接抢过来,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自律?
1、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够成长,有些习惯需要慢慢养成,但是养成好习惯的前提,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律,孩子只有学会怎样约束自己,才能够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2、锻炼意志力
孩子年龄小,思想不成熟,自律性比较差,家长之所以要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当孩子的意志力变得很强大时,孩子会变得很勇敢,遇到困难不会退缩。
3、变得更加独立
当孩子学会自律之后,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哪些事情不能做,什么时候应该找别人帮忙,什么事情应该自己做,孩子的思想会变得独立,会大胆尝试,慢慢会变得特别独立,将来进入校园之后,能够很快适应校园生活。
想让孩子学会自律,在这3方面,家长要“狠”一点
1、规矩
孩子到了3岁左右的时候,家长就要给孩子立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给孩子立规矩要趁早,当孩子破坏规矩时,家长不要心软,而是要狠一点,让孩子长记性,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2、做孩子的榜样
想让孩子变得自律,家长首先要学会自律,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所以为了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家长要对自己狠一点,一些坏习惯要及时改正。
3、不溺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蜜罐当中,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虽然我们不提倡棍棒教育,但是家长不可以溺爱孩子,当孩子的自律性变得很差时,家长一定要狠下心,不断教育孩子,才能够让孩子尽快学会自律。
总而言之,若想让孩子学会自律,家长首先要注重家庭教育,该“狠”的时候一定不能心软,只有对孩子严格要求,孩子才能够变成一个自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