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玉梅
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的教育应该互相配合,相互弥补。从生理结构出发,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温柔互相结合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最成功的,更适应社会生存。
父亲教会孩子阳光、自律、坚强、责任。
母亲教会孩子温和、善良、修养等宝贵品质。
父亲参与的越多,越能弥补女性教育的遗憾。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母亲是同等重要的,父亲千万别忽略自己的作用。
如果成长是一场暴风雨,那爸爸就是庇护孩子的大树;
如果人生是一场充满危险的旅途,那爸爸就是孩子的庇护所;
如果人生是航行在看不到岸的海面上,那爸爸就是海上的指明灯。
而中国教育的现状就是:隐身的爸爸+焦虑的妈妈。
我们总会看到妈妈早晨焦急的叫孩子起床、做早饭、送孩子上学一气呵成,放学辅导作业、检查作业、哄孩子睡觉一条龙服务,每个妈妈都像被架在热锅上的蚂蚁,忙的团团转时,爸爸却不知所踪,就像隐身了一样。
有人会说爸爸要赚钱啊,爸爸辛苦工作都是为了这个家啊。爸爸们究竟是为了给孩子挣学费才远离了家庭教育,还是为了远离家庭教育的琐碎而主动加班“挣学费”,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心里的一杆秤。妈妈同样上班,哪怕是挤时间,也会想办法负责起孩子的教育。
爸爸,你是多么重要!
在雅方工作这么长时间,接触到很多不同家庭的孩子问题,而爸爸常年撒手孩子教育的家庭是怎么样的?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爸爸在外地工作,常年与孩子和妈妈两地分居。每年冬夏见上两次,时间久了,孩子每天都在长大,渐渐地,爸爸不再是意义上的爸爸,对孩子来说,只是远方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人,是电话里摸不到的声音,是一个字面意义上的符号。
上初中后,班里的孩子在父母的簇拥下都幸福快乐,好像只有他一个人被困在只有妈妈的家里,爸爸,连他的家长会都从来没有参加过。
时间长了,他越来越自卑和敏感,怕别人问起他的家庭,怕别人知道他和妈妈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怕别人向他炫耀爸爸妈妈带自己去了哪里,买了什么礼物,他越来越像一个惊弓之鸟,就连班主任也问他,为什么从来没见过你的爸爸?
我们不由得反思,这个孩子不是没有爸爸,而是我的爸爸比起别人的爸爸只是隐身了而已。
所以,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是多么重要,是女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教育孩子要让爸爸当主角。
1.自立
自立方面,爸爸比妈妈更能以身作则。女性总是柔软的,自立这种强硬的特质是要爸爸在言语中一点一滴为孩子演示,摔倒了不要哭,自己爬起来,记住跌倒的地方。
2.责任感
责任,是压在每个父亲身上最重的担子,而这一门社会必修课,也需要父亲为孩子亲自演示。只有有责任感的孩子,才会被人信任,才能在社会上取得成就。
3.坚强
内在坚强的孩子没有人能从外面打倒。坚强,可以说是孩子身上最闪闪发光的品质和当下孩子最缺乏的品质,大浪淘沙的社会,坚强的人才能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冲击,走向更远的地方,不坚强的孩子对生命也没有敬畏感,面对挫折容易自我放弃或轻生。爸爸要培养孩子坚强的品质,风雨欲来也不怕,一路勇敢前行。
爸爸,事业再成功也弥补不了孩子教育上的遗憾。不要错过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哪怕是雄鹰,做雏鸟的时候也有爸爸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