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方教育石赢先原创
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在青春期孩子身上会发生很多事情,有正常的叛逆,也有非正常的意外,如:打架、抽烟、早恋、辍学、沉迷游戏、抑郁、焦虑、社交恐惧等等。
面对诸多的问题,很多没有心理准备的父母会手足无措,我们雅方推荐亲子关系危机公关的“4S”,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为你指明方向 。
也即是:感受、接受、承受、消受。或许某些家长意外,没有“忍受”,这个疑问留在最后回答。
第一关:感受。
中国人重视关系,是“自己人”,什么都好说,不是自己人,就会讲究很多规则。
只有把你当“自己人”,知心人,才会推心置腹,了解孩子的感受感想法,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也即是从爱开始,进行情感联结,感同身受孩子的心情和感受,没有对错的评判。
痛苦着你的痛苦,焦虑着你的焦虑,欢喜着你的欢喜。这个“感受”是爱的联结,是救拔孩子的基础,不是让父母一直沉浸在这个感受之中。
所以,“感受”孩子的感受,跟孩子站在一起,跟孩子同一战壕,做孩子的自己人。
第二关:接受。
第一关的“感受”是在情感上,跟孩子成为自己人,第二关“接受”是回归到理性看待问题。“存在即合理”。用智慧来面对问题,处理问题。
一个真理是:青春期成长必定有青春期不成熟的行为,或者犯错,或者失败,或者走弯路。
一个事实是: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一定跟他生存的环境有关。传统文化也说“性相近,习相远”。
第一个因素会跟父母有关联,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常说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但是也不一定完全是父母的责任。或许跟同学有关,跟老师有关。
一个根本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样是事情,同样的父母,及时是双胞胎,发生的行为或许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个性、感受、能力、观点不一样。
最重要的一条是: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必然会有一个过程,任何人的参与都会令这件事发生变化,最后的结果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我们要做的是对这件事产生积极的影响,尽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关:承受。
当我们接受“事件的发生必有因果关系,我是原因之一”的时候,也是接纳自我的开始。传统文化也说“子不教,父之过”。
总的承受是:我是孩子的父母,我必然要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包括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包括过程中的盛衰成败,不可避免的是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祸福参半,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也是共存的。
当下的承受是:当下这件事的发生,有我一部分责任,而这件事情的发展和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就像一朵花,也有发芽、成长、开放、结果的一个过程。
承受当下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的担当,也是在给孩子做榜样,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责任不逃避。
第四关:消受。
往事不可追回,时间不会倒流。就像一部电影《人生遥控器》带来的启示,当下你所经历的烦恼和痛苦,也是你的人生财富,到了最后再醒悟,你所经历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有他存在的意义,都会给你来了一些什么,给你觉悟人生意义的契机。
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都用感恩心来看待。
孩子,很庆幸能够跟你母子(父子)一场,因为你,我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一生,因为你,我懂得了“爱”的意义,如果没有你的存在,我很难想象我是否真的来过,真的长大过。
很感恩,在你最艰难,最糟糕的哪个阶段,我没有被困难吓到,没有因为痛苦而逃避,我感恩我的坚持,也感恩因为你我懂得“忍耐”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人的一生,就是“消受”的一生,过了童年,就是少年,过了青年就是中年,老年。
随着事情的发生发展,在我们“承受”的过程中,也是我们“消受”的过程,这件事正在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最终成为过去------
最后回到开始,我为什么没有用“忍受”,忍受的潜意识是不接受,没有接受孩子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爱就没有开始,痛苦会继续,“疗愈”又怎么会发生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教育的根本,是爱的教育,是感恩孩子的一生给予了父母体验”爱“的机会,觉悟“爱”的一生。